◎2014 年 至 2015年  指導教師:高泉旺  總編輯:張芮瑜  電子報總監:張立宏 蔡沂鈴  採訪記者:徐崧馨 徐珮珊 張雁晴 陳品樺 張逸寧 廖家欣 曾家秀 詹韋恩  美術編輯:蔡晏姍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浴「火」鳳凰 奇萊住民

【輔訊記者/柳怡雯報導】花蓮舊稱「奇萊」,撒其萊雅是阿美族稱其為「Sakiraya」中擷取「kiray」音源而來。原住民文化的組成和環境關聯密不可分,神秘的信仰、儀式大多源自部族的史源傳說,而撒奇萊雅族獨特的服飾與火神祭中,看到了人本精神與族人對祖先慎終追遠的追思祭典。

 火神祭源自清朝光緒4年(1878年)加禮宛事件。除了噶瑪蘭族加禮宛人之外,撒奇萊雅族人也參與其中。根據官方資料記載,商人陳文禮至加禮宛(在今花蓮市區)墾田,為加禮宛人所殺,清營官命令加禮宛人以金、穀慰安死者家屬。然而加禮宛人不服且殺傳令兵丁,之後與竹窩宛社(在今花蓮市)謀叛。據地方耆老口述,商人陳文禮等,不改奸商本性,剝削欺壓加禮宛原住民、侵占田地,原住民恨之入骨,才造成被殺。

 加禮宛事件一開始,撒奇萊雅人與加禮宛人聯合突擊漢人兵營,清兵不敵而被打敗,隨之向宜蘭、台北求援,族人男女老幼驚惶中向南逃逸,最後流於多處南方阿美族的部落中,隱姓埋名,在被清兵追殺之中死傷慘重,埋葬方式皆為火葬,由此事件中演變為現今火神祭,以追緬先民落難情境,傳統服飾也改為與火相似的黃色為主要色調。

 祭典中共有七道法禮,並以紅、綠、藍、白、黑五色使者祈福,在祈福儀式後,舉行火葬儀式燃燒火神太花棺,祈求火神的靈魂能與族人一起浴火重生,母系社會原隸屬阿美族分支的撒其萊雅族,經過17年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7年1月17日成為第13個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

 圖片來源:凱達格蘭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