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塗師雖未受過教育,但深覺教育對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希望後生努力向學,並不要求孩子們繼承衣缽,使得王錫坤師傅(現任响仁和第二代製鼓師傅)三兄弟從小耳濡目染卻無實作經驗。
在阿塗師因心肌梗塞過世後,身為長子的王錫坤師傅毅然投身於製鼓業。他說:「我想將父親及老師傅們,其手工製鼓技巧的執著與用心留下來,傳給後人知道」。
朱宗慶打擊樂團、雲門舞集、蘭陽劇團以及全台各地廟宇等,大多使用响仁和的鼓,更有遠自國外的顧客千里迢迢指名响仁和的鼓藝品。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閉幕演出使用的鼓,也是响仁和所製作,成功的將台灣傳統鼓藝推向國際。這些都是因為王師傅秉持著謹慎嚴謹的態度,對待每一個鼓,才能製造出響譽國際的「响仁和」手工大鼓。
曬鼓身削鼓皮 經驗累積學問
剛投入時,王師傅說:「一開始我連鼓皮都不會處理,我們鼓皮使用的是水牛皮,要怎麼把灰色的水牛皮變米白色的,就是要用燙的把毛去掉。」王師父又笑著說:「以前看爸爸跟師傅們把皮放到熱水裡,稍微燙一下表皮的毛,一下就可以輕鬆的去掉,我就提了一桶滾水把皮放下去,結果,哇!熟了」。
經過反覆試驗、摸索之後,才找到最佳燙牛皮的水溫85℃。在王師傅眼中看似簡單的製鼓過程,卻蘊含大大的學問。
不同的鼓皮,會讓聲音有高低的差異。現今台灣水牛皮取之不易,所以王師傅也取用黃牛皮來製作鼓皮。水牛皮的聲音較清脆響亮,但鼓皮比黃牛皮容易損毀破裂;而黃牛皮的聲音較為低沉渾厚,不容易破裂且耐用。
鼓身方面王師傅大部分選用兩至三百年的老樹當做材料,年輪越近代表此次樹木的樹皮越扎實,掏空中間部分時,也較年輪遠、木質鬆散的不容易破裂。除了燙牛皮之外,削鼓桶、切鼓皮、繃鼓等技巧,只能在錯誤中不斷學習、累積經驗。
王師傅表示,早期製作鼓身時,要將削好的木頭拿去外頭曝曬,因早期沒有機器的幫忙,曝曬時間長短,全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曝曬時要看當天氣候是否有太陽,且在一定的溼度下才能到戶外曝曬;但往往天有不測風雲,要是來場午後雷陣雨,之前曝曬過的木頭又恢復原狀,必須要重新來過。以前的人光曬木頭就要花上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因為現在有機器的幫忙,讓曝曬時間可縮短至二到三個月。
繃鼓皮調音色 言不得馬虎
經過反覆試驗、摸索之後,才找到最佳燙牛皮的水溫85℃。在王師傅眼中看似簡單的製鼓過程,卻蘊含大大的學問。
不同的鼓皮,會讓聲音有高低的差異。現今台灣水牛皮取之不易,所以王師傅也取用黃牛皮來製作鼓皮。水牛皮的聲音較清脆響亮,但鼓皮比黃牛皮容易損毀破裂;而黃牛皮的聲音較為低沉渾厚,不容易破裂且耐用。
鼓身方面王師傅大部分選用兩至三百年的老樹當做材料,年輪越近代表此次樹木的樹皮越扎實,掏空中間部分時,也較年輪遠、木質鬆散的不容易破裂。除了燙牛皮之外,削鼓桶、切鼓皮、繃鼓等技巧,只能在錯誤中不斷學習、累積經驗。
王師傅表示,早期製作鼓身時,要將削好的木頭拿去外頭曝曬,因早期沒有機器的幫忙,曝曬時間長短,全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曝曬時要看當天氣候是否有太陽,且在一定的溼度下才能到戶外曝曬;但往往天有不測風雲,要是來場午後雷陣雨,之前曝曬過的木頭又恢復原狀,必須要重新來過。以前的人光曬木頭就要花上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因為現在有機器的幫忙,讓曝曬時間可縮短至二到三個月。
繃鼓皮調音色 言不得馬虎
製鼓的過程稱為「調製」,王師傅開玩笑說,台語的「做鼓」容易讓人聯想到不吉利的「作古(指人過世之意,與做鼓同音。)」,所以為了將製鼓過程有更文雅的解說方式,現在一律統稱為「調製」。
調製分為「調音」和「製鼓」。調音方面,是在繃鼓的過程中進行,以敲打鼓皮的方式去調整聲音高低及鼓皮的緊實度。王師傅說:「做一顆好的鼓技巧就在於繃鼓的過程裡面,繃不好聲音就難聽也容易走音;繃的好聲音響亮有回音,就算過了五年十年聲音一樣維持不變」。
繃鼓完後就要製鼓,上鋼圈和釘子固定鼓皮,釘子有內釘與外釘之分;如何在釘釘子的過程中不會將木頭鼓身損毀,也是王師傅從多年學習經驗中得來的。等製鼓完成之後,若發現聲音不漂亮或是沒有回音,他會將全部釘子拆掉重新調整。往往在製鼓的過程中,會耗上五至六次的動作才能順利完成。
創新求變 打造八角台灣鼓
調製分為「調音」和「製鼓」。調音方面,是在繃鼓的過程中進行,以敲打鼓皮的方式去調整聲音高低及鼓皮的緊實度。王師傅說:「做一顆好的鼓技巧就在於繃鼓的過程裡面,繃不好聲音就難聽也容易走音;繃的好聲音響亮有回音,就算過了五年十年聲音一樣維持不變」。
繃鼓完後就要製鼓,上鋼圈和釘子固定鼓皮,釘子有內釘與外釘之分;如何在釘釘子的過程中不會將木頭鼓身損毀,也是王師傅從多年學習經驗中得來的。等製鼓完成之後,若發現聲音不漂亮或是沒有回音,他會將全部釘子拆掉重新調整。往往在製鼓的過程中,會耗上五至六次的動作才能順利完成。
創新求變 打造八角台灣鼓
「繼承這個事業完全出自於無奈,而非個人的興趣。」王師傅語重心長的說道。傳統手工製鼓業現今在台灣已很少見,為了能夠傳承手工製鼓工藝,他接手父親的手藝,硬著頭皮將它學習下來。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响仁和終於在台灣嶄露頭角,成為國內赫赫有名的製鼓工業。
在製鼓廠旁有間代表响仁和精神的大鼓成品參觀區,擺放各式各樣王師傅自己所發明的鼓,也有向國外購買成為蒐集品的鼓,如西藏、日本、韓國和中國等。他說:「為了讓台灣意象能夠向國際舞台發展,蒐集各國的鼓,研究他們鼓身形狀及彩繪的差異,就是為了要讓我所製的鼓有台灣自己的味道,讓外國人可以一眼就看出我所做的就是台灣的鼓」。
面對傳統產業的式微,王師傅也求新求變,首創五個大小組成的音階鼓。不同於以往圓圓的鼓,王師傅做出了八角型及以陶甕為身的大、小鼓,還將鼓做得小巧琳瓏,並在鼓身上做彩繪,就像裝飾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