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農天籟 八部合音
布農族的頭目擔心族人的安危,於是和百步蛇互立誓約,百步蛇願意將其花紋讓布農族織為衣服上花紋,而布農族也答應不會傷害到百步蛇的安危,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因此在布農族的信仰中,化敵為友的百步蛇即是平安的守護者。
除了百步蛇,月亮對於布農族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布農族人以月亮的盈缺來做為播種下田的依據,衍生拜月的習俗,並發展出月形文,可見對於月亮的重視程度。
布農族極具代表性的天籟之聲「八部合音」是布農族「播種祭」祭歌「祈禱小米豐收歌」,演唱時一層一層疊音上去,由族中長者先起音,最後會有八個不同音階同時出現。八部合音會受到注目,是在西元1952年,由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將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寄至聯合國文教組織,震驚樂壇,從此揚名國際。
魯凱巴冷公主的人蛇相戀

早期的魯凱族以叢林中狩獵的動物為主要肉食來源,狩獵會面臨各種危機,其中以百步蛇的攻擊最令魯凱族人敬畏。但魯凱族由恐懼當中延伸出崇敬,進而認為自己的祖先便是百步蛇所生,所以對魯凱族而言,百步蛇便是它們的「祖靈」。
此外,魯凱族中還有一則動人的愛情故事,傳說中魯凱族巴冷公主的愛人阿達里歐就是百步蛇王,蛇王為了迎娶巴冷公主,歷經千辛萬苦從高山到大海取回七彩琉璃珠,兩人最後終成眷屬,故事流傳至今,百步蛇在魯凱族中即象徵女子的堅貞愛情以及頭目的祖先或長老之意。
除了百步蛇的傳說外,魯凱族也有許多特別的文化內容。像代表貞節的百合花,因此未婚女子會當作裝飾佩戴在頭飾側邊,此外還有盪鞦韆的習俗,這是用來慶祝女子傑輝的儀式,鞦韆盪的越高表示婚姻會越美滿,也可以說是「幸福的象徵」。
排灣頭目蛇靈之子 太陽守護
排灣族是父系社會中唯一有女頭目的族群,也就是說他們比較具有性別平等的繼承制度。在布農、魯凱、排灣三族中,後兩者對百步蛇的信仰最深,對排灣族而言,百步蛇是祖先的守護者。至於排灣族的工藝技術,男子擅長平面的雕刻,女子則是以琉璃珠繡技術聞名。

琉璃珠繡聞名的排灣族,在每顆不同花樣的珠子,都有專屬的代表涵義。代表排灣族的祭典,為五年祭刺藤球,參與的勇士會使用有一、兩層樓高的竿子來刺藤球,其中只有頭目使用的竿子是有百步蛇紋路的,因為百步蛇是頭目的象徵,只有他能使用。刺到藤球的勇士,代表他接下來的五年會十分順利,有效期限僅限五年。
除了上述文化內容外,身為排灣族人的導覽員,特別介紹了一樣排灣族專有美食-cinabu奇拿布,成分是一種將小米、肉及芋頭粉揉成一坨,再用假酸漿葉包起並綁好後拿去蒸煮,就成為排灣族風味獨特地一道美食。導覽員表示這「cinabu」在早期,是只有貴族、頭目或有祭典時才吃的到,由於現在食材取得的便利,便成為排灣族的家常美食。